第194章 银枪孝节(下)_盛唐挽歌
AP小说网 > 盛唐挽歌 > 第194章 银枪孝节(下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94章 银枪孝节(下)

  李隆基微微点头说道。

  方有德的话,算是老成持重之言,基哥又怎么会不明白呢。

  很多话李林甫不方便说,因为他也是宗室。但方有德这种亲信说起来就没什么阻碍了,毕竟,皇子外放与否,对方有德来说,直接影响几乎没有。

  基哥心里清楚,很多事情就是客观规律,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发生根本性改变。历朝历代,皇帝与皇子的关系都很难相处,管理宗室的模式,大体上也就分为两种。

  第一种就是自汉代以来的皇子与宗室分封制度,成年后的皇子,就必须外放出京城,防止他们留在京城对皇帝本人产生威胁。

  第二种反其道而行之,就是把皇子与五服以内的宗室都约束在京城,交由宗正寺管理其一般事务,并且基本上不会外放。

  那么,到底哪一种更好呢?

  唐代前期实行的是第一种,而自武周开始,实行的便是第二种,开元以来,基哥强化了第二种,对皇子和亲近支宗室的管理越发严格。

  本以为一切都很美,但显而易见的是,从这次李亨与薛王谋反的事情看,任何制度都不能保证皇子们不会造反,也不存在什么完美无缺的制度。

  “那全忠以为,哪一种比较好呢?”

  李隆基目光灼灼看着方有德询问道。

  “回圣人,某以为,还是将皇子外放为好。”

  方有德叉手行礼说道。

  李隆基还没说话,脾气暴烈的李适之立刻插嘴怒斥道:“一派胡言!若是把皇子们都放出长安,岂不是在鼓励他们谋反!长此以往,国将不国了!”

  李适之本身就是个急性子,一听方有德这话,就知道事情要糟糕!

  现在皇子们被圈禁在十王宅里面,这些人尚且对李隆基怀有不满之心,取而代之的心思显而易见。那么将这些人外放出长安,在各地开府建衙以后,形成了新的地方势力,那举兵谋反肯定是迟早的事情啊!

  “圣人,方有德之言,不可听信!皇子们在长安,还可以压制,若是外放,则如鱼入大海,纵虎归山啊!”

  李适之连忙跪下给李隆基磕头,恳求基哥不要听信方有德的“谗言”。

  “朕自有主张。”

  李隆基摆了摆手,示意李适之站起身。然后他看着方有德问道:“全忠怎么说呢?”

  “回圣人,让皇子们迁居出长安,但不走远,只在长安周边州县安置。

  同时限制他们的权力,不得担任刺史、节度使等官职,非奉诏不得入长安即可。要进京,首先要得到圣人的首肯,才能入长安,且不得携亲信部曲入城。”

  方有德言简意赅的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。

  直白点说,就是把皇子们都如皮球一样踢出长安,但是不踢太远,就在长安附近周边落户,并且不给他们担任官职的机会。

  人不在长安,那就不可能被权贵们利用,找机会谋反。要知道,李隆基一个老人,万一出了点什么状况进入昏迷不能理事的状态,是很容易被近在咫尺的皇子们找机会搞事情的。

  而且这个门槛非常低,甚至低到寿王这种失去权势的皇子,都可以冒险操作的地步。

  这便是将皇子们踢出长安的好处,当然了,此举仅仅只是对基哥有利,对于大唐有没有好处那就另说了。

  然后,将皇子们安排在长安周边,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皇子们兴兵作乱的危险。要谋反,他们连能打的边将都找不到!更没办法在基哥眼皮底下聚集足够的武力。

  毕竟,他们在长安城外,很多事情都不方便操作。长安外城本身就是一道门槛很高的“天险”了,这会大幅增加皇子们的造反成本。

  当然了,若是将这些皇子其外放到幽州、凉州这种地方,那就不太好说了。

  可以说方有德的建议,确实有实施的可能性,并不像是李适之所说的那样“妖言惑众”。

  大唐前面不就是这么过来的么?

  只是,现在开了皇子外放的口子,将来会发生什么事,谁又能预料到呢?

  李适之担心的,是将来的远虑,而不是即将到来的近忧。

  “三日之后,此事放到朝会上商议一下吧。”

  李隆基摆了摆手说道,并没有说这两种办法,哪一种好,哪一种不好。

  众臣都离开后,方有德被李隆基单独留了下来,二人来到新装修好的御书房里商议。

  “全忠,今日的建议,不太像是你往日的风格啊。可是有什么内情么?”

  二人落座之后,李隆基就满身疲惫的说道。

  “圣人,微臣之见,乃是为大唐百年计,而非单单为了圣人。”

  方有德对着李隆基叉手行礼说道。

  “朕知道你忠义,只是此话怎讲呢?”

  “回圣人,十王宅之策,管理固然轻松些,似乎也能看管住诸王的那些蠢蠢欲动之心。

  然而从长远看来,太子未必不能废除,皇子们也需要竞争,激励向上。倘若一直将他们养在十王宅内,未来只怕……他们会连普通权贵之家的不肖子弟都不如。”

  方有德壮着胆子说道,这话算是很犯忌讳了。不过他跟方重勇二人对此商议了很久,方重勇非常确信,李隆基现在就是想把他那些不肖子搞得远远的,眼不见心不烦。

  或者将他们都宰了。

  只是后面一种可能性比较小。

  “全忠之言,深得朕心。朕也是这么认为的,将皇子外放,或有祸起萧墙之事,但……不至于把他们都养成猪犬。

  只是,朕老了,应付他们也应付不过来了。全忠可有良策应对?”

  李隆基一脸疲惫的询问道。

  方有德想了想,最后叉手行礼说道:“坊间传言,圣人与寿王不和,所以请圣人立寿王为太子。”

  “寿王么……”

  李隆基想了想,忽然愣住了,发现这一招实在是太妙了!

  先把寿王立起来当靶子,让自己那些儿子们都盯着寿王!因为这次的事情,所有皇子基本上都恨寿王入骨,绝不可能有人投靠他。

  再加上寿王在朝中也没什么势力,他母亲是武惠妃,会让朝臣们想起被武则天支配的那段扭曲岁月。

  总之,现在寿王是朝中势力最为薄弱,而且也是最不受待见的皇子!

  不管是谁继承大统,那个人一定不会是寿王李琩!

  先把这个靶子立着,然后慢慢的培养更小的皇子。这一招,似乎……很有搞头!

  “你先回去想想吧,三日之后朝会再说。”

  李隆基不置可否的说道。虽然他在心中已经确认首肯了方有德的建议,但他还是想朝会之后再来决定,先看看朝中大臣们怎么说。

  “那微臣告退,请陛下保重龙体。”

  方有德对着李隆基叉手行礼一礼,缓缓退下。等走出兴庆宫,这才发现后背已经被冷汗打湿了。

  “方重勇这混账,出的什么馊主意,居然提出要立寿王!”

  四下无人,方有德忍不住低语了一句,在心中把背后“面授机宜”的方重勇给骂了个半死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aptfone.com。AP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aptfone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